蒋劲夫殴打新女友是不是完美印证了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网友270402:
我的回答网友910633:
11月25日,网红博主@宇芽YUYAMIKA 自述被家暴经历,痛斥前任男友家暴行为。11月26日,重庆市妇联回应:已主动联系博主,并将协同相关部门了解核实情况。如微博内容属实,其男友行为属于典型家庭暴力,受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有网友分析,家暴发生地在重庆江北某住宅小区。目前,重庆市江北区政法部门已依法开展调查处理。重庆江北区警方回应,正在核查相关情况。无数案例表明,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这是因为施暴者一旦开始施暴行为,便很可能会有下一次。而受害者在首次被施暴后往往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被施暴者的事后追悔及补偿所感动,进而纵容其下一次的施暴。宇芽的遭遇也与此相似,事后她最悔恨的也是每一次家暴后都选择原谅@沱沱的风魔教,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报警验伤保留证据。但在遭遇精神控制、三观洗脑以及5次家暴后,宇芽彻底清醒,与渣男前男友分手,并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也为更多受害者发声。视频发出后,@沱沱的风魔教的前任们也指出他此前的种种施暴行为。全国妇联统计显示,30%的中国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早在两年前,男星刘洲成6次家暴孕妻的消息也曾轰动一时,我们最想搞清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说“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家暴者?有人说“上手是会上瘾的”、“家暴的都是人渣”……用现象解释现象没有意义,专门找了一位心理学大咖聊了聊。对聊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杨寅心理学认为,这两种人更容易成为家暴者。第一,他可能“残疾”。具体体现为大脑对情绪易感性强而冲动控制能力弱。说大白话一点:偏执、心眼小,一点就着。你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情商低”。他们对生活中的愤怒、挫折更敏感,对自己情绪控制更差。这样的人更容易使用破坏关系和生活的不健康方式来发泄情绪,这其中就包括暴力。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是典型的情绪易感性强而冲动控制能力弱者,他易怒、偏执,具有病态人格。一个坏消息是,一部分这样的“情商低”是天生的。心理学上称之为“气质类型”,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我们对于情绪感知、冲动控制的能力等个体的差异已经存在了。很明显的,在你家楼下被抱着的,有安静乖巧的娃,也有容易敏感抓狂的孩子。我们中国人也爱说:三岁看老。但当然不是说每个敏感抓狂的小孩都会成为家暴者,一直到22岁左右,我们的情绪感知与控制能力仍在变化中。狭义的“情商”仍然呈钟形分布,绝大多数人属于情绪感知与控制中等者,只是敏感、一点就着的人,是一颗更易引燃的暴力炸弹。第二,他“学会”了家暴。为什么会有家暴,对于施暴者来说,那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无论是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看到过爸爸打妈妈,还是高中时曾把同学打到求饶,或者在家庭中偶然的一次动手,让聒噪的妻子闭上了嘴……这些事情“教会”了施暴者一件事:暴力,是有用的。简单地说,他“习得”了以暴力为方法来发泄冲动、获得权能感、操控他人……并确认这是一种利大于弊的、简单有效的办法。2009年,董珊珊被家暴致死案惊动全国。北京女孩董珊珊被新婚10个月的丈夫王光宇殴打致死。死前,她被打到“看不见眼球,浑身青紫、肿胀,像一个孕妇。”而在十个月前,董珊珊曾这么告诉母亲:“最起码我受欺负的时候,他肯定会替我打倒一片。” 当“上手”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脑回路,无关对象,用暴力解决问题如果一再应验,暴力就成为了施暴者的“信仰”。那么,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我们可以从行为心理学上获得答案。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行为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的行为是怎么被塑造的。比如说,你看到美味的豆花就流口水,这属于经典条件作用:豆花-口水,非常直接。而你听到了卖豆花小贩的敲木头声就会流口水,这属于建立条件反应:敲木头声-(豆花)-口水。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二种,叫做操作性条件作用。当人做了某一行为而得到肯定/奖励/强化时,他会更多地重复、强化这个行为;而因为某一行为得到惩罚时,他会减少这一行为。行为A——奖励——重复A行为B——惩罚——减少B说得复杂,其实就是奖惩。这太常见了,你会用奖惩训练你的狗狗,也会用奖惩培养你的孩子。而你可能没有想到,长期家暴的形成,通常也是由于这种奖惩反应的失衡。 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暴力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对施暴者的获益:比如打完人,压力或情绪痛苦得到了宣泄和缓解,这属于一种内在的“奖励”。而如果在动手后,受害者被“打服了”、“忍了”,变得更顺从、甚至认同加害者……这样的反应对于施暴者来说,也是妥妥的“奖励”。暴力这种攻击性行为,在正常有效环境里,会被制止、被惩罚。而在失效的环境里,譬如家暴不会得到惩罚的情况下:受害人保持缄默,甚至认同攻击者,那么施暴者就没有行为消退诱因,会持续甚至加倍进行。这种反应会非常直接告诉施暴者:暴力对于调节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非常奏效,施暴者从中获益,从而强化行为。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施暴者在家暴后会痛哭流涕,甚至下跪,请求受害者原谅—— 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安嘉和对小南动手后也会对她下跪、故作关心。但请记住,这不是惩罚,很难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满足了施暴者本人的心里愧疚,更像是对刚刚发生的施暴行为的免责申请。你会说,那受害者选择惩罚家暴者不就好了吗?真实的情况并没那么简单。而且这里的奖与惩属于心理学范畴,惩罚并非以暴制暴,而是要让施暴者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代价与负面后果,从而自愿减少暴力行为。当然,疏重于堵,更重要的是帮助施暴者建立更健康的行为,来替代暴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上被家暴者个人确实很难做到的,那怎么办?向外界寻求帮助。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家暴行为的最有效的策略。比如美国会这样处理家暴报警:首先,会有如妇女协会等处理家暴事件的专业人员上门,评估问题的实际情况。如暴力情况很严重,法院和公安机关会出面,轻者如要求施暴者远离受害者10米范围,重者则直接拘捕施暴者。如有必要,会邀请精神科或心理人员介入,要求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疗。其实说“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也是不准确的。比如在真实生活中,“两口子打架了”、“被逼急了动了一次手”……这样并非0次,但也不构成长期家暴的情况正是多数家庭的现状。这与上述两种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偶发,二是施暴者明确认识到行为是错误的。单次的家暴同样会伤害个人和家庭,但更为严重棘手的,往往是那些持续、多次、反复的家暴行为,并且这与单次家暴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处理策略都会很不一样。从生理和心理上研究家暴者与家暴行为,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家暴者的形成原因和对应方法。数据显示,平均家暴发生35次受害者才会选择报警。这是一个带血的数字——不要再纵容家暴家暴是一种病,得治
网友760464:
90位曾被家暴姐妹,总结出的肺腑之言!婚前知道他渣,舍不得分手找下一个,婚后就得带着孩子离婚找下一个。 有些男人,婚前就有渣男的端倪,我们没有在意,婚后,就成为了痛苦的源头。最有代表性的,家暴男、精控男、出轨男、妈宝男,碰上哪种,都得扒层皮。后来,在我们的群里,经历过这些男人的姐妹们对这几种男人的最初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在以后的选男人过程中,避开这几种。今天既然这位题主问起来了,我就把我们对于家暴男的讨论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总体而言,大家总结出的家暴男的前期表现:1、情绪控制不好,动辄发怒。2、婚前有暴力倾向,摔东西,砸东西等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3、在生活中,会经常跟别人起冲突,以暴力为炫耀。4、不以暴力为耻,反而为荣,并且明确表示,女人该打就得打。5、虐待小动物,缺乏同情心。6、遇事总是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他永远不会做错。7、身体暴力之前,总是先有语言暴力。80%的被家暴姐妹在第一次被打之前有被辱骂的经历。8、家暴也会循序渐进,一开始用一些边缘性家暴行为来试探你的底线,过后说什么“没使劲”、“我就轻轻推了一下”等等说辞,一次次原谅带来一次次更加严重的试探,直到真的上手。9、自残也是一种家暴倾向,别掉以轻心。如割自己手腕以示自己的决心和爱。你要分手时自杀。10、控制欲。这点毋庸置疑,他们觉得你必须要听他的,否则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就该被打。11、物化女性,对周围女性评头论足。觉得女人像物品一样,是他的私有物品,“你是我的”这种话挂在嘴边。对身边其他女性,肆意评论。12、多疑,总是怀疑你跟其他男人有染。电话要求立即接听,一次不接就绝命连环call。其实,判别家暴倾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当情绪不能控制的时候,人就会放纵自己使用暴力,一次有效,就有了第二次。所以,如果婚前,他生气的时候把拳头打在了墙上,用来表达愤怒,那么将来,也会落在我们的身上。如果他喜欢跟人起口角,那么我们要思考,将来他会不会跟我们起口角。但很多时候,这种男人,并不会一开始就判别出来,我们总是在跟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这种倾向,而且,他不生气的时候,真的很好,对我们很温柔,就像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很多姐妹,说不能接受暴力,但真正经历的时候,又因为舍不得自己的付出,舍不得他不发怒的时候那份温柔,而妥协和原谅。 但没有什么事情是那么完美的。家暴男,就是惯用这种“暴力—甜蜜—暴力”的循环。给你一颗糖,又给一拳头,然后再给一颗糖来迷惑你。是的,这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无论他打你有多重,只要他痛哭流涕地道歉了,你对整件事的记忆就停在了最后他的道歉上,而不是他挥舞的拳头,这不利用你逃离他的魔掌。 所以,无论婚前还是婚后,只要他向你抬起了手,请务必一次分手。婚前,如果发现,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需要警惕,持续观察。家暴并不好取证,请大家一定注意:以上都是我们总结出的家暴男的种种表现。
网友854373:
9102年,虽然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赞同男女应该平等,但在联合国对中国家暴情况的调查中,仍有超过一半的男性认为,在特定的时候,男人应该运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名誉。◆ ◆ ◆有一些中国男性“热衷”家暴家暴只有第0次和第N次,只要他开始对你使用暴力,就不要妄想他会停下对你的拳打脚踢。在“年代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多次对梅婷饰演的妻子梅湘南施暴,那些扭曲的画面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了。 艺术来源于现实,但关于家暴的现实只会比电视剧更残酷、更可惧。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在2016年至2017年的全国所有涉及家暴的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有91.43%的案件都是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中国2.7亿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过家庭暴力,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妇女遭受家暴。我国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而其中60%的动因就是家庭暴力。比起备受舆论关注的明星暴力案件,无数的女性还处在家暴的无尽深渊中难以自救。此外,遭受暴力虐待的情况绝不仅限于已婚女性。联合国此前曾针对中国女性遭受暴力虐待的情况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39%的女性承认自己曾经遭受过伴侣的暴力行为,而承认自己曾经对女伴施暴的男性更是高达52%。受国情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很多女性并不愿意承认自己被家暴的事实,而是选择以孤独的沉默应对。数据还显示,对伴侣进行过肢体暴力的男性高达44.7%,还有20.5%的男性承认自己对伴侣进行过非常严重的肢体暴力。除了肢体暴力,最常见的还有情感暴力、经济制裁和性暴力。不幸的是,除非打成重伤或者出现人命致死,其余的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进入法院。◆ ◆ ◆家暴男的五大人格特征影视剧里的家暴男往往都是这样一副面孔:婚前/确立关系前,百般呵护,体贴专情;而婚后/确立关系后,极端易怒,控制欲极强,经常出现幻听妄想,容易吃醋,一次施暴终生施暴,施暴后又痛哭流涕、后悔不已、跪地求饶……那么如何有效规避,珍爱生命,远离家暴呢?最好不要与具备以下五大特征的男生建立亲密关系,否则灵肉将跌进万丈深渊、难以自拔。 ❌看原生家庭父母一方是否有暴力倾向有研究发现,50%至70%的成年施暴人是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处世有很大一部分是效仿大人的,家暴确实具有代际传递的特性。为什么会有如此特性呢?首先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在原生家庭中目睹家暴的孩子,即使长大后不想成为施暴者也有可能施暴。因为家暴是一个行为习得的过程,孩子的情绪从恐慌、害怕到厌恶制止最后的接纳,在这期间他的情绪、认知发生了变化,而意识会主导行为。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婚姻没有安全感,在婚姻关系中遇到矛盾冲突时,会勾起记忆中的家暴情绪,进而在自己的婚姻中实施家暴。❌是否有吸毒、赌博、施虐、严重酗酒这些成瘾性恶癖吸毒、赌博、施虐、严重酗酒......这些成瘾性恶癖会让一个人性格改变、情绪失控、人格扭曲。而且*于其中的人往往自制力较差。如果你的男朋友*赌博,会吸毒,或者有施虐倾向,那么未来家暴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定要记得规避。❌是否有极强的掌控欲一个人掌控欲过强,证明内心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在失去掌控的时候他很可能就会发疯。研究发现,个性偏执和易怒的人控制欲比较强,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在恋爱中的表现更加激进,为了获取芳心,甚至不惜代价。而从自体心理学来看,这类人属于自恋型的人格特征。他爱你但其实更爱自己,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这种人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容易周期性地爆发不良情绪。❌ 是否热衷用暴力解决矛盾一个正常且理性的人通常在吵架时也会始终保持分寸,情绪基本稳定。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则容易三句话不合就面目狰狞、挥拳相向。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往往容易对最亲近的人下手。所以争吵和矛盾,往往是最好的测谎仪。❌是否具有自虐倾向自虐行为的深处其实藏着无数期望落空后无法化解的焦虑、绝望和紧张。有的人在积累负面情绪到极点时,轻则自扇嘴巴、摔碗砸墙,重则针扎、烟烫、刀割自己……而从这些自残行为中,他们内心的痛感会随着身体的痛感得到释放。虐人,同样是从别人的求饶和痛苦中获得解脱,这是一种共同心理。 家暴是会成瘾,会复发的,而且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如果你遇到了有家暴迹象的男人或者他已经开始对你拳脚相向,任何痛哭流涕和声泪控诉都没有意义,你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离开他。
网友588353:
这两天家暴的新闻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宇芽那个,一大堆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你为什么不离开?那你为什么还要跟他在一起?看完这个视频,你或许知道家暴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或者说没有立即离开。 请不要再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了。 语言是最锋利的利刃,杀,人不眨眼。我爹家暴我跟我妈,后来我哥家暴我嫂子我侄女儿,真的有必要以自身经验帮大家鉴渣了。以下是一个来自家暴家庭的人的建议:1.看他的父母有没有家暴行为,个人觉得有的话这个人家暴概率高达99%2.会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爆粗,性格急躁,急于求成,背后把别人骂得一无是处,性格极端。3.家暴渣其实在外人面前很有可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善于交际,狐朋狗友众多,这些人在外人面前习惯戴上面具,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原形毕露。4.控制欲是不是很强,凡事都要按他设想的发展,一旦偏离就会狂躁不安。还有就是要求别人“听话”5.无法共情,一次我被开水烫到我爸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的。丝毫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考虑。6.大男子主义,说白了直男癌,不许你化妆,穿短裤破洞牛仔裤一类,觉得女的过25就贬值嫁不出去一辈子就完了,骨子里重男轻女。活在大清朝。7.恨人有笑人无,非常喜欢比较,从而对亲近的人挑刺,讽刺挖苦。8.自以为是,有一种浮夸的自信,喜欢夸夸其谈,满嘴跑火车,没一句真话。9.没有阅读习惯,乐于转发朋友圈一些三观不正的鸡汤文却也许从来没有完整看过一本书。暂时就这些吧,希望大家慧眼识金,认清渣渣。
网友575323:
家庭暴力这个东西的产生并没有单一的绝对的原因,有许多人在家被打了几十年,结婚后依然不使用暴力对待自己的家人,有的人仅仅看了一部电影,一本小说就成了家庭暴力的加害者。 所以在这个人类学——社会学问题里,不能使用形式逻辑,说A就是B的原因,A导致了B等等。而要采取社会学研究使用的实证逻辑来证明家庭暴力行为与加害者的经验的相关性。 所以本文只是很小心地阐述三个研究证明的与家庭暴力行为成呈显著正相关的三个诱因。 只是显著正相关而不是原因,只是显著正相关而非正相关或相关。 第一个便是极端大男子主义者 大男子主义思想的持有者会在婚后以婚外恋的方式违背婚姻契约,因为传统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使得自己会不满足于只拥有一个女人,同时坚决不能允许自己的妻子出轨。 所以在自己包了二奶后,其妻子对其表示不满甚至要求离婚,或者想和自己的妻子提出离婚却被妻子拒绝的时候,会发生家庭暴力行为的概率比较大。 深圳市于2001年做了一次有关家庭暴力的调查,发现在深圳被发现的家庭暴力行为中,有60%是因为婚外情导致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持有者一般不会允许妻子的收入比自己高,否则便会对妻子付诸暴力。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法院2006年对所受理的离婚案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家庭暴力的有65%是因男女经济收人差距变大而引发的。当然这并不与上面的60%冲突,因为有许多家庭女方比男方收入高,且有婚外情(2333333333第二个便是酗酒者,学名酒精依赖患者 有研究显示,家庭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中,有酒精依赖者为78.3%。同时酒精依赖症患者被测试出大量反社会人格特征,如自我为中心,控制力差,孤僻、冷漠好奇 心强,喜欢依赖等等,反社会型在暴力实施者中起到很大作用。第三个便是目睹家庭暴力 这里要注意不是承受家庭暴力,而是目睹家庭暴力。 2015年,南京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司法部联手搞了一个家庭暴力为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 他们设置了四个实验家庭组: AP:暴力家系施暴者(136例) ANP:无暴力家系施暴者(93例)NAP:暴力家系非施暴者(105例) NANP:无暴力家系非施暴者(198例)依据显著程度得出了以下表格 CEA:儿童期情感受虐; CPA:儿童期躯体受虐; CSA:儿童期性受虐; CEN:儿童期情感忽视; CPN:儿童期躯体忽视; CA:儿童期受虐总分; WDV:目睹家庭暴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将施暴者和非施暴者区分开来的话,我们便要把目光投向最后一行。因为只有这一行与施暴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他的都与是否是家暴家系成正相关。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睹家庭暴力产生的对日后施加家庭暴力的影响远远大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影响,所以姐妹们以后谈恋爱,应该问你男朋友的爸爸打不打他妈妈。 希望天下所有女性远离渣男
网友780650:
半藏森林现在单身 请介绍给他
网友308964:
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REC-html40/loose.dtd"> <网友867035:
1.暴躁易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大事小情都能从吵架升级为动手。2.拿威胁人当作家常便饭,一旦对方不如意,或者有分手的倾向,就张口闭口要追到对方的老家,让全家人不得安宁。3.不务正业,性格自卑,但虚荣心强。内心深处无法认同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同时却不愿意提升自己,一边原地踏步一边想不劳而获。4.有可能会有自虐倾向,喜欢靠自残或者痛哭流涕卖惨等方式博人同情。5.或者狂妄自大,在外衣冠楚楚,一身正气,回家却把不爽通通撒在最亲密的人身上。6.没有责任心。对上表现不孝顺,对下表现不负责。 以上是总结我的一位远方表哥写出来的特点。他今年才30岁出头,结婚10年,有一个儿子。我表嫂是很顾家的传统女性,表哥却常年不务正业,做任何工作都没有长性,因自身曾患有糖尿病经常以此为由拒绝工作,就算后期身体检查一切稳定,也一直浑浑噩噩,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费几乎全靠我表嫂在外务工赚得。听说家里老房子拆迁,每家每户都有补偿金,几万块钱到他手里说花完就花完了。他心血来潮想买辆车开出租,我姨妈给他买了,不过两天他就转手把车卖了。他当着我和表弟的面侃侃而谈自己去娱乐场所找小姐,从未尊重过我表嫂为家里的付出。他和表嫂吵架时动辄就是打骂,表嫂多次想和他离婚,开始时他扬言她如果离婚就追到她老家,让她不得安宁,撂下狠话后不久看我表嫂心意已决又开始跪地道歉,口口声声说自己错了再给他一次机会,表嫂心软,如此这般,这婚一直没离成。因他没有工作又不断闯祸,我姨妈如今已经停止了对他的接济,半分钱也不给他,于是他就向身边人借钱,但是借完不还,甚至借到我表弟头上,最后姨妈过意不去,替他把钱还给了表弟。姨夫早年心脏病过世,姨妈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事事为他操心,而他则一点报答之心都没有,对姨妈的态度极差, 三天两头难得回来一趟也是要钱,却从没给家里拿过钱。至于他和表嫂的儿子,他几乎连管都不管,都是我姨妈这个做奶奶的在打理孩子的饮食起居,送孩子上学,去学校开家长会。前段时间,听说他因为一些不愉快又或者只是单纯心情不好,好端端坐在家里的饭桌前拿菜刀把手腕砍了,把我姨妈直接吓坐在地上,连忙叫车送到医院做手术,这么一来又花出去一两万。我表嫂到底是传统女性,胆子小,不敢惹怒他,离婚的事只好拖着。她如今在外务工,定期给姨妈和孩子打钱,节假日才回来一次看孩子。我姨妈觉得自己的儿媳妇不容易,也在暗地里叮嘱她,如果她遇到好的人,在外有新的生活也不怪她,让她好好为自己做打算。我从小就不喜欢这位表哥,只喜欢和另外一个沉稳安静的表哥玩,但大家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有过很多童年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表哥带我过家家,记得他带我去鱼塘捞鱼逮蚂蚱,记得住在同一条胡同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一起在夏夜里摘驱蚊草,点燃后坐在火堆旁和大人们一起话家常。每次听到这位表哥的近况我都震惊加疑惑,一个人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或许和他父亲早早过世有关,而他母亲也没有文化,没能有一个长辈好好地引导他。可是不论外在原因有多少,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堕落到如今的地步,更多的是需要从他自身的心理上找原因。从前每当传来他变好一点的消息我都很开心,心想如果他能回归正途姨妈也能好好安度晚年,可是近年来关于他吃喝嫖赌家暴自残的事迹已经让我彻底断了这个念想。他应该好不了了。只希望我表嫂能早日顺利和他离婚吧。希望我的小侄子争争气,未来别像他爸一样。
网友360603:
1.自残。2.分手之后死缠烂打,下跪自杀求和。3.毫无分寸感,任何时刻,场合,只顾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那种我只想和你说话而已,这种无耻的理由。4.威胁性的语言,真正的爱是相互尊重,只有内心脆弱的人,才会用威胁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类人都是窝里横。5.温柔起来一塌糊涂,一旦情绪激动,就让人不知所措,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内心里就像有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心理天天被恐怖所笼罩。6.一旦分手,半夜砸门砸窗电话打到关机这种千万谨慎。7.控制欲很强的人,常常因为你的同事,朋友,哪怕是女性朋友而和你生气,吃一些莫名的醋,因为各种点点滴滴哪怕和家人的接触这样的事就会发火,表面上这样的人是爱你,其实仅仅是想占有你。8.很着急确定关系,急于把你公布,当然那种经过你允许的除外,在本人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就宣称情侣,宣誓主权,这样的人没有界限,而且不懂的尊重女性。9.控制情绪很重要,别被爱冲昏了头脑,毕竟女孩子是弱势,很多人说不能忽视女孩暴力的问题,关键在于,女孩始终动手方面是弱势,除了起了杀心,动手基本打不过男生。女孩子一定不要心软,你的一次软弱就会给对方伤害你之后的激励体制,会让施暴者觉得这样对你有用,你会害怕,或者说犯了错,哄你你就好了
网友750279:
本人经历过渣男家暴。我说几个我观察我前任的特征吧:1.太易怒:在医院检查由于程序繁琐医生态度冷漠推脱,立马脾气就上来了,而且非常火爆,我当时觉得很诧异,公职人员态度一般不是很常见吗,急躁有什么用,耐心解决问题才有用啊; 2.自残倾向:因为我发现他脚踏两只船,他心生内疚,我什么都没说,他自己开始把头往墙上撞,太吓人了,我只能赶紧阻止,现在想想真是,依然是后怕; 3.控制欲:我是一个感情很专一的人,他倒是感情上对我放心,但是有时吵架时还是能看出他强烈的控制欲。有一次吃饭时我俩闹别扭,我生气质问他,他当作没听见,我想着公共场合,我也不好跟你吵,饭吃一半我就准备先走了,他追了出来喊我,我没理他,他把没喝完的可乐瓶砸到我脚下,我当时无语了,直接跑起来了,当时他确实腿脚有些不方便,在后面说,你别跑我跑不过你,我心想,你追上来有什么用,坐一起吃饭你不解决问题,我走了你又想追过来,还拿瓶子砸我脚下。我继续跑,他还是追上来了,直接从后面掐着我脖子让我别跑了。两只手直接被他制服了。这种程度我觉得已经是暴力了。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武力制服,我当时特别想挣脱,真的挣脱不了,怎么吵都没用,他继续体力上控制我。路过的大妈看了担心,估计怕他180斤的胖子万一冲动了不是好事,劝我说,你就别跟他吵了,别挣扎了。无奈,只好佯装和解,他才肯松开双手。4:不尊重:不把伴侣当成平等的个体,有问题只想敷衍欺骗过去,或者以恐吓发怒的方式来压制对方。只会以暴制暴,他生气了我会跟他交流解决问题,我一主动生气了,往往是他没有任何解释的发更大的火。虽然还没有演变到真正的暴力就分手了,但是我觉得就是前兆了,从后面掐住我制服我双手这种行为,已经够让我后怕了。套用别人的话说,今天敢拿自己的头撞墙,以后就敢拿你的头撞墙。他为其他女人犯错时为了挽留我,一个大男人能在教学楼里对我下跪,如此不顾自尊,践踏起我的自尊来,也是毫不留情。初恋就碰到这种人,也算是倒霉,现在想想,以前跟他许多苦口婆心的劝诫,都是浪费口舌而已。分手后我曾经指出过他的问题,真诚的替他分析,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找找解决办法,得到的就是他态度360度的大转弯从各种舍不得祝我幸福到立马一句呵呵呵来讽刺我。对付一个渣男最好的办法果然还是把他宠成一个大精神病,除此以外真的别无他法。你无法要求一个精神病理解正常的思路。还是赶紧发现,赶紧远离吧。哦,对了,当初在一起他各种什么觉得亏欠我啊我付出的多啊我最好啊,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觉得太过分了到了我忍受的极限就主动分了,分了以后按理说他会追悔莫及对吧,毕竟老是说亏欠我,但怎么能用常人的心理来推断呢。分手时明明是他们家问心有愧,他第一反应是,恨我,恨我抛弃了他。可能他觉得我是他驯服的一只猫或狗吧,你要听话,受控制,你要从属于他,不管是什么原因,抛弃主人就是背叛。我也是<<<了……早日发现、早日离开、你会发现生活简直不要更美好、空气不要更清新( ̄∇ ̄)
网友582405:
有些男生,对朋友对同事都很好,和颜悦色,隐藏的很好,根本看不出来是会家暴的人,真的很可怕。感觉家暴的人内心是自卑的,心理或多或少有问题,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可能是小时候的一些遭遇,但是这都不是家暴的借口,能打女人的男人真的是无可救药了,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早点远离找个好人。。。
网友554435:
控制欲强的;言行举止幼稚但脾气又很爆的;逃避问题还怪在你身上的都可能家暴。各位姐妹面对家暴男不要心存幻想,妄图以肉身感化他,你不是圣母玛利亚,都是成年人了你也没有教化改造他的能力,他这个人已经定型了,先考虑考虑自己吧,ok?当他朝你挥拳头的那一刻起,你们的爱已经没有了。
网友107119:
蒋梦婕之前不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吗?这次咋不回应呢? 女性不应该更加团结吗?结果这位姐还受害者论?现在网友评论,让蒋劲夫把她正正骨!